周末午後到河堤運動,

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大男孩,各騎一台腳踏車迎面走向我,

本以為她們要問路,

腦子還在想說"河堤哪有什麼路可以問"的時候,

媽媽就心焦情急地對我說:

『請問你有沒有看到一個男生,跟旁邊這個男生穿一樣的,

也是騎腳踏車的。我騎到一半發現他走丟了,沒有跟上來,

已經走掉好幾次了,這次又這樣,怎麼辦阿?怎麼辦啊?』

 

身為一個專業的職能治療師

當然一看就知道那男孩大概是什麼狀況,

雖然他乖乖在一旁等著不說話,

但看到男孩的眼神跟動作就猜到大概是自閉症(Autism)<註>,

於是我就跟這位媽媽說:

『別擔心,我是職能治療師,我知道您的狀況。』

媽媽臉上的表情馬上放鬆了一些,

並告訴我:

『他們是自閉兒。』

 

 

後來問了他們騎車的路線,也發現之前曾經在這邊走丟過,

我大概推測了一下,

走丟的男孩應該會往哪邊走(覺得自己有點專業),

並請媽媽報警,

因為那條路通出去是馬路,我們不好找所以要請警察協助,

河堤內的部分我可以幫忙一起看。

 

結果報警電話還沒接通,

那男孩就若無其事地從"我推測的那條路"騎回來到我們身邊。

媽媽不斷跟我道謝說我幫了大忙,

其實我也沒做什麼^^"

但她說因為專業人士在身邊的關係,焦慮的心情放鬆不少。

 

(真的是有夠巧,隨便問就問到一個在運動的職能治療師XD)

   

autism  

然後我們在路旁小聊了一會兒,

得知這對雙胞胎男孩已經23歲了,

不是我在說,兩個都濃眉大眼、

身高大概175cm、漢草不錯、穠纖合度

鼻子高挺,皮膚膚質又佳,根本可以走演藝圈的這種帥

牙齒潔白整齊,媽媽照顧地很好!

(哈,這樣描述好怪,我們職能治療師就是很愛觀察嘛)

走失的那個連一個字都不會講,所以也無法求救,

放電話在他身上他會丟掉。

還跟著的那個,還會講幾個單字跟名字,也比較會跟好。

 

 

問他們是否有治療或什麼的,

媽媽說,過去根本沒什麼早療資源,

各大醫院都是,

要排到早期療育治療的話,等個一兩年算是快的了

而且醫院根本不想收這種看起來沒救的,

那時候的學校又只會把所有不同的case丟在一個班級,

資源班或啟智班什麼的,

所以他們只能去念特殊學校,接受教學而已,幾乎沒有治療。

 

根本不像現在,早療這麼方便,學校跟老師們也都進步了,

家長的知識與資源都多,孩子可以及早及時又充分地治療。

 

 

後來,我說:

『現在有出一種產品是防小孩走失的,

帶在身上的GSP,

可以跟手機連線定位,好像離開多少公尺就會發出聲音,

雖然我也不知道多少錢哪裡有賣,但可以去找找看。』(非廣告)

 

跟這位媽媽說了聲『辛苦了』,結束這短暫的對話,

望著她們離去的背影,心中覺得不捨,默默為他們祈禱了一下。

 

此時腦中浮現了一段經文:

 

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,因為看見了;

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,因為聽見了。

我實在告訴你們,

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,

要看你們所看的,卻沒有看見,

要聽你們所聽的,卻沒有聽見。

馬太福音13:16-17

 

 

台灣的職能治療,

是從民國59年開始的台大醫學院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開始,

民國63年開始有第一批職能治療專業人士在醫院服務;

民國81年從台大復健醫學系當中獨立變成職能治療系

 

至今,

職能治療的名聲還不是非常普及,常與物理治療一起被混淆。

可參考此篇文章↓

<特質與才幹的使命>成人生理職能治療

 

歷史的原因是想傳達:

大家能被生在現在這個時代,真的是乘著天運而來的!

醫療普及又進步,早療也不一定要在醫院,

診所或機構都有提供服務,

甚至教養方式的諮詢,

生活各方面的資源與補助都很充分與便利,

加上民國84年開始實施的全民健保制度,

真的是過去當時需要資源的人想要看到、得到,

卻沒有辦法看到、得到的寶貴資源

 

早期療育因為健保補助的關係,

看診一次可以做6次治療

每家醫療院所的補助不等,可能一次治療收50元

有的甚至只要掛號費100元

剩下六次人來就好,都不用錢

還有專業的職能治療師治療30-50分鐘

比起自費或居家復健一小時800-1500元不等的價格,

真的經濟實惠又划算!

(當然我們做這行的就是苦苦地過...)

趁健保還沒倒掉的時候,應該要好好把握醫療資源才是啊!

 

在<機會的時機>中,

機會都會來到所有人身上。

那時就必須

抓住機會並行動。

<鄭明析牧師箴言>

 

有關早療時機、機會的文章如下↓,可以複習唷!

要趁『遲了之前』去做---小兒治療的時機

辛苦的回頭路--小兒治療的時機(2)

 

 

雖然時機必須來臨,

但也要造就才行。

<鄭明析牧師箴言>

 

 

<註>關於自閉症的部分會有篇幅介紹,

以下摘錄自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

自閉症是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的一種發展障礙,徵狀通常在幼兒三歲前出現。

自閉症常伴隨有智障、癲癇、過度活躍、退縮及鬧情緒等問題。

患有自閉症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三大障礙:人際關係障礙、語言表達障礙及行為障礙

     每一個自閉症患者的症狀皆呈現不一樣的組合

(例如:自閉兒A的症狀表現在行為固著以及口語表達上;自閉兒B的症狀則表現於社交互動與行為固著上),

每一種症狀又依不同程度有輕度到重度的差別(例如在自閉兒A身上表現較為輕度的症狀在自閉兒B身上卻是屬於重度的),

而這些因素也造成每個自閉症患者之間的差異是非常不同的。

以下列出一些自閉症患者的點型問題與行為:

 ★社交技巧的障礙

    自閉症患者缺乏學習認識自己與他人關係以及基本社交應對的能力,

因此從幼兒起,便可能表現出不理人、不看人、對人缺少反應、不怕陌生人、不容易和親人建立親情關係

在群處方面,由於興趣偏狹,模仿力較弱,他們多未能掌握社交技巧,缺乏合作性

同時,由於想像力較弱,他們極少通過玩具進行象徵性的遊戲活動。

難以體會別人的情緒與感受,不會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難。

★語言和溝通障礙

    自閉症在了解他人的口語、肢體語言,或以語言、手勢、表情來表達意思等方面,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難。

他們談話的內容大都侷限在少數的主題上,或只用幾個單字、詞,約有50%的自閉症兒童沒有溝通性的語言

而有言語的自閉症兒童,也常表現出鸚鵡式仿說、代名詞反轉、答非所問、聲調缺乏變化等特徵。

對於非口語溝通(如手勢等)也較難離解,通常也不太會運用肢體語言來與人溝通。

★重複性及局限性的行為模式

    自閉症兒童常會有一些和一般兒童不一樣的固定習慣或玩法,如出門走一定路線,特殊固定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習慣,

狹窄而特殊的興趣,玩法單調反覆缺乏變化,環境佈置固定等,如果稍有改變,就不能接受而抗拒、哭鬧。

自閉症患者也可能對於像按按鈕、開關門、旋轉物品等重複性的行為感到著迷,他們也可能會出現搖晃、旋轉身體、拍手等異常的刻板行為。

autism-spectrum-disorders  

arrow
arrow

    OT_Je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