帖撒羅尼迦前書5:16-18
『要常常喜樂,不住地禱告,凡事謝恩。』
其實,一直以來都被教導要多懷著感謝的心,
但因為還沒全面體質化,
所以仍無法看到萬事萬物就感謝。
因為總是思考著應該怎麼讓自己改變的時候,
許多契機就湊在一起,成為寫這篇的原因了。
契機一:
最近一直聽到『要度過感謝的生活』這類的話,
ex:感謝太少、好事情才想要感謝、
不好的事情就抱怨、感謝的質與量都不足等等。
契機二:
想起捷運台北車站M8出口,還有西門町的電子廣告:
陳立老師 __給同學們一個感謝的理由。
謝謝老師!
看到這個廣告,真的很震撼欸!
當唸出謝謝老師這四個字的時候,
內心激動不已。
哈,年紀大了容易激動
陳立老師真的很棒(沒收廣告費唷)
先舉這兩個契機就好。
現在開始講不負責臨床觀察了~
=======
就是從事小兒職能治療這些年來,
觀察到小朋友,說再見比說謝謝熱情且容易,
還會加上KISS
(就是所謂的KISS BYE,
但叫孩子要跟別人kiss掰的這個"習俗"到底從何時開始的啊?)
在下課的時候,十個大概可能只有一個會跟我說謝謝,
其他都是講bye bye。
重點是家長很少(幾乎不)要求孩子要跟我道謝,
不然就是,家長要求孩子說:
『來,跟老師說謝謝。』
孩子多半還是會說bye bye,
然後爸媽才補個:『老師謝謝喔。』
孩子的部分,就這樣不了了之了。。。。。。。
孩子知道為什麼要再見:
因為下課了,要回家了。
但孩子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說謝謝,
所以他們會說不出口。
因為家長沒有教導、
連我們大人也沒有養成感謝的體質,
沒有教導孩子為什麼要感謝,
可能因為大人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感謝。
然後,
人與人、人與天之間,
就有太多的理所當然,
感謝的心,不該形式化,不該被量化吧?
這個社會、這個世界,
如果大家都多一點感謝的心,是否會不一樣呢?
(高材生情殺、地溝油、香港事件。。。)
如果人們不瞭解,
就要給予教導來讓人們瞭解。
我在臨床會努力教導孩子們要感謝,
也希望家長多教導孩子唷,
大人開始改變的話,孩子們很快就會跟上的。
謝謝老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