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<肌肉低張>的介紹跟臨床表徵,
可以先看這篇:
這篇要介紹的是肌肉低張的成因和影響面向。
也就是那不為人知(可能自己也不知道XD)的血淚秘辛,
還沒開始說,我就眼眶泛淚了呢!
一、肌肉低張的成因:
大致上分成三類:
1. 中樞神經問題:如,腦性麻痺。
2. 疾病:如,唐氏症。
3. 其他:營養不良、內分泌功能失調等。
不過,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上面這三個XDDDDDDD
就如同我之前那篇有提到的,
低張人是有分程度的,
上述三個原因造成的肌肉低張都是比較嚴重一點的。
一般隱藏版(非典型)的低張人類,
可能就一兩個部位比較低張而已,
但不管怎樣都還是會令人很困擾><
然後這種case的成因就是:不明。
(就是一種”命”的概念。。。)
我臨床觀察到的,幾乎都是遺傳造成,
若您肌肉低張,您的孩子應該也躲不掉的意思。
(但我也不知道上游是從哪裡來的@@)
二、影響面向:
1. 社會觀感:
(1)小時候常常是很愛撒嬌黏人、愛討抱抱、不喜歡自己走路。
之後常聽到的觀感就是:
--沒骨頭、軟趴趴、懶惰、不喜歡動、
太文靜、太斯文、很害羞、愛睡覺、常常恍神放空發呆。
--態度看起來很差,
別人講話都好像沒在聽或站三七步還是趴著。
--看起來也是很有活力可以跑跑跳跳,
但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就很容易累、或是一開始很有活力後來續航力超差就沒電了。
--不太能專心做好做事情。
--很懶得投資在人際關係上的互動。沒耐心等。
--常被認為是『澳少年(台語)』:就是身體很虛弱的年輕人。
2. 身體狀況
因為肌肉低張,
所以身體姿勢常常會因為太累而位置跑掉,
或是因為沒力氣常用錯誤姿勢在施力。
因此,一切跟骨頭位置跑掉的狀況及相關部分的不適,
都跟低張很有關係,像是:
脊椎側彎、椎間盤突出、骨刺、駝背、骨盆錯位,
還有內八跟足弓塌陷或不明顯等等。
△延伸問題:
--全身痠痛或肩頸腰背痛、
身體某處肌肉太緊(姿勢錯誤造成)、腳痠、手痠。
→所以常需要去整脊或按摩、泡澡之類的。
--胸悶吸不到氣(駝背或是脊椎問題造成胸腔空間太窄)。
--常受傷(腰閃到、腳踝扭到、膝蓋痛)。
--協調性差:
不擅長球類運動或舞蹈之類的,只能跑跑步或走路、騎腳踏車,
了不起一點的會游泳跟爬個山來運動。
--若口腔肌肉低張:
就會不喜歡咬東西或挑食,
專心做事情的時候嘴巴會不自覺打開,
嚴重一點點的人會不小心流口水。
因為平常人覺得嘴巴閉著不太費力,
但低張人就必須花費力氣但不自覺,
然後能量就是耗費在這種小事情上,所以動不動就會累了。
--若臉部肌肉低張:
就會看起來表情比較少,因為喜怒哀樂的表情都會耗費能量,
所以常常會看起來面無表情,也會覺得社交很累人。
有一種情況是一樣很開心地社交,
但因為能量耗費在這邊,所以很快也覺得沒力氣。
不要因為<肉體>被某些因素綑綁
就感到灰心,
而是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吧!
3.心理層面影響:
(1)因為肌肉低張,太容易累,常常會心有餘而力不足,
可能很聰明、很有抱負,但都無法好好實踐,
所以別人會覺得他眼高手低、好高騖遠,
漸漸地自己也會覺得自己意志力很差,
沒有自信,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感覺。
然後開始覺得老天爺怎麼有點不公平,
別人好像很輕鬆可以做到某些事情,
但自己就是怎麼努力都無法成功,
自己就是這麼容易累、想睡覺、
想要躺著、想要發呆跟不自覺恍神。
若嶄新地做,
就會產生『變化』!
(2)因為身體的能量常常用在維持姿勢
(不讓自己從椅子上滑出去之類的瑣事)、表情、
日常活動(走路、上班、上學等就很累人),
所以對於參加額外的活動就會比較沒有興趣,
也比較不會想要探索這個世界。
(3)因為肌肉低張的關係,
所以比較不喜歡運動,所以身材也相對比較不好。
有一部分的人是全身肥胖,
一部份的人是四肢細小,肚子大,或是有小腹。
蠻多低張人類都是所謂的『泡芙人(skinny fat)』(註)。
而且因為太容易累了,
所以要好好地去運動、重量訓練都是很辛苦的,
除非意志力超級強,不然很難把身材練好。
低張的男生又更加辛苦一點,
因為很多時候男生的社交是透過運動,多半是球類運動,
但低張男生就是不擅長運動,男生又很愛比來比去,
所以在成長過程中會受到一些同儕壓力,
也會因著自己的表現不好、體力差而對自己沒有自信。
有一部分的低張男生是很討厭體育課的,
而低張女生們可能就坐在操場旁邊的樹下聊天。
★以上說的都是偏向一方的類型,
因為低張人類當中,
有一個大區塊是屬於上述狀況所以才拿出來寫,
而且也會因著低張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但其實重點就是一個『能量分配』的概念。
因為低張人類的能量有限,所以日常生活的所有活動,
他要是選了A去做,B就可能會做不好,因為沒有力氣了。
→舉例來講,一個低張人選擇了把能量用在好好工作,
下班之後要運動就不太可能;
若低張人把能量用在努力運動、社交,
他的工作或學業或其他表現,就未必理想;
若低張人是平均使用能量,那就可能所有表現都很一般。
4. 生活習慣
這一點是我自己的臨床觀察,是我不負責的個人觀點,
不見得具有代表性,大家參考看看就好。
我多年臨床觀察到低張人類都
很喜歡甜食、飲料(果汁、汽水、手搖飲料)、
咖啡因相關(咖啡、茶、巧克力)、高GI食物等。
因為很容易能量耗盡,所以需要補充快速讓血糖上升的食物,
一開始可能不小心吃到,但後來發現吃了之後心情變好、
精神還不錯、有提神效果,
可以幫助自己在能量耗盡的時候繼續地工作、
讀書、做事情、維持耐心、安定心情等。
但血糖下降、能量再度消耗之後,
就會更加疲憊跟易怒、沒耐性等。
然後又沒有力氣運動,
所以隨著年齡上升代謝率下降而身材走樣。
此外,坐著的時候也很喜歡翹二郎腿XD
以上四點大概是肌肉低張人的辛酸血淚史。
可能不為人知,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,
若您或您的孩子這樣的話,就知道原因了唷!
★★★不要錯怪自己,也不要錯怪您的小孩,
真的是有苦衷的!!!!
要用
新的方法、新的內心、
新的行為、新的層次、
新的人來嶄新地做!
三、解決方法:
這邊要跟肌肉低張人說聲抱歉,
如果您已經超過六歲,
可能就要接受這樣的自己了。。。(晴天霹靂嗎?)
但是因為低張造成的影響實在很多,
我一般臨床還是會建議低張人
不要逆來順受或找藉口避開某些事情。
因為沒有藥物可以吃的關係,
所以就會從運動、生活型態、營養補充來處理。
這邊先講低張成人(9歲以上)亡羊補牢的方法,
營養補充跟六歲以下還在黃金期的孩子的解決方式,
會在另一篇說明(放在這篇會太長= =)。
若<實踐的腦>、<行動的腦>僵化,
那麼就算思考了,
也不太會用『身體』實踐出來。
一想到就要<立刻去做>,
這就是在實踐方面最確實的方法。
(1)建議運動:
--有效率的大肌群重量訓練。
--核心肌群鍛鍊(仰臥起坐、深蹲等)。<重要>
--皮拉提斯(pilates)是蠻建議的運動。
--有氧運動(慢跑、游泳)要做的話不建議太久,
可以試試看間歇性的有氧運動,
有氧運動比較耗費體力,很多低張人做完有氧運動其實會越做越累。
(2)生活型態:
--好好地選擇活動並且分配能量,
瞭解自己可能從事什麼會比較容易累,
然後規劃自己的行程,避免過勞。
--作息要正常,不要硬撐!
想辦法找時間休息,
盡量不要倚靠提神的食物或飲料,
以防進入惡性循環。
--調整工作方式,
使用節能原則(energy-saving principles)來做事,
比如說能坐就不要站,
找小時間多休息、午睡或打個小盹之類的。
☆一直太ㄍㄧㄥ都不在零碎時間休息的話,
就會過勞到變成
『很累卻睡不著,無法好好放鬆休息』的狀況唷!
要治理。
要治理。
要治理。
之後會再針對
『還有機會可以大大改善脫離低張人類的小孩們』
的相關文章及營養補充篇。
<註>『泡芙人(skinny fat)』:
BMI值在正常範圍內,體型也看起來還OK,
但是身體的肌肉量很低,脂肪量很高的人稱之。
穿衣服看起來還可以,衣服脫掉就是鬆垮的身體。